羅斯金說過:“只能通過勞動,思想才能變得健全;只有通過思想,勞動才能變得愉快,兩者是不能分割的。”
每一個人無一不是通過自己的辛勤耕耘來獲得幸福感,我們之所以幸福,正是我們每時每刻都享用著他人的勞動成果。古人為了生活,要辛勤的勞動。古歐洲人十分貧窮,想要生活下去,必須不停地勞動;古埃及的奴隸被法老驅使建造金字塔,要想存活,就需要辛勤地勞動;同樣,在古代中國,因為人一年辛辛苦苦地耕種尚且不能吃飽,想要活著,就需要勤勞地耕種,古人的勤勞是活下去的根本保證,勞動是興榮之源,固國之本。試看無數革命先烈,英雄烈士,無一不是靠勞動博得美名的,“水稻之父”袁隆平親自下田,成就高產雜交水稻;“鐵人”王進喜不畏艱難,成就大慶油田。
現如今,很多人逃避勞動,不愿意勞動,把勞動當成了一種負擔。“每日三掃”更是難以做到,同學們的勞動創造了干凈美麗的校園,卻有些人破壞了這份“干凈”。看到有些同學拾取地上垃圾,心里頗不寧靜,她們拾起的不只是一個垃圾,更是撿起了美德,而那些亂扔垃圾的也是丟失了它。提到五一,大家關心的不是勞動而是三天小長假,這著實引人深思,對大多數人來說,勞動無非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復一個無聊又累人的事情,毫無樂趣,但如果能從勞動中尋找快樂,相信很多人就不會以此為苦,把勞動當作一種樂趣,熱愛生活。讓我們在校園中,從小事做起,從點滴做起,尊重同學的勞動成果,尊重保安大爺、食堂阿姨等奮斗在各自崗位上的勞動者們,他們都是勞動精神的踐行者;讓我們身體力行,做力所能及的事,如積極參加班級衛生清掃,成為青年志愿者……
人必須要勞動,然后才能有尊嚴,我們如果不勞動,就會失去頂天立地無所畏懼的底氣。在我們學校中,總能聞到陣陣花香,總看到潔白的墻和地板,這一切都是同學們辛勤勞動的成果。是他們,讓我們有了舒適的學習環境;是他們,讓我們每天呼吸著新鮮空氣;是他們,讓我們每天都能健康地學習。勞動光榮,浪費可恥。生活中總有一些不愛勞動、鄙視勞動的人,他們逃避勞動,不愿付出,殊不知是勞動讓一片沙漠變成一片綠洲,勞動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幸福體驗,因為勞動,我們從一名小學生成長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;因為勞動,我們把青春和夢想寫在高考考場,我相信未來定會像鮮花一樣綻放。